江村[注]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第一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村落的宁和清幽。
B.诗歌第二联描写燕子独飞,江上白鸥浮游,给人一种孤寂寥落之感。
C.第三联一句一景,主要描写杜甫来之不易的家庭生活场景。
D.尾联诗人从眼前的生活场景发出感叹,感叹止于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E.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质朴自然,有强烈的画面感。
15.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AC
15.①对自然之景的喜爱;②对天伦之乐的欣慰;③对故友援助的感激;④对过往苦难及壮志无望的悲慨。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B项,“孤寂寥落”错,应为“闲适愉悦”。D项,“感叹止于对当下生活的满足”错,满足的同时,内心还有对过往苦难的余悸,以及对未来的不敢奢望。E项,结尾两句并不“明快”,显沉郁顿挫之风格。故选A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是考查爱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景的喜爱。五六句的人事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尾联既有对故友援助的感激;也是对过往苦难及壮志无望的悲慨,同时还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可以根据对诗歌具体内容的分析,得出其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