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後。
归兴浓如酒。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点绛唇·新月娟娟》鉴赏

【注释】:

①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②“闲却”句:与末句相应。言无意饮酒。

【评解】

此词上片着重写景。寒夜新月,山衔北斗,搔首怅望,梅影横窗。下片着重写人。
“归梦浓于酒”,含蓄蕴藉,耐人寻思。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与人融为一体。

【集评】

吴曾《能改斋漫录》:彦章在翰苑,属致言者(为言官所劾),作此词。或问曰:
“归梦浓于酒,何以在晓鸦啼后?”公曰:“无奈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编《草
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朱彝尊《词综》据吴曾所记改
回。
<... [查看更多]

《点绛唇·新月娟娟》赏析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苏过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夜游宫·窗外捎溪雨响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

满庭芳·身是庵儿

身是庵儿,性为庵主,耳目便是门窗。壁中为舍,腹是厨房。心是当厨博士,运水火、炼就元阳。心宁守,依时饭熟,盛与主人尝。休出庵外去,些儿迷路,难奔家乡。端然庵内坐,修补中央。运就金梁玉柱。透清风明月灵光。安然坐,不摇不动,怕甚恶风霜。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