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阅读及答案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中“鸟羽轻”一语双关,一指文书传送之快,如同飞鸟一般迅疾;二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紧扣题目中的“夜赴”,具体写出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

C.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第三联描写了一副安宁祥和,极富活力的乡村图画,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留恋。

E.尾联“谁遣春官识姓名”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被征召的无奈和些许不满。

15.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AE   

15.(1)借景抒情。如:“敝裘赢马月三更”,诗人穿着破裘,骑着瘦马,半夜里在月下赶路。用了三个名词性词组,巧妙地构成了一副清冷而略带凄凉的图画,不仅明白表现了赶路之早,而且隐含着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如分析第三联也可)

(2)巧用典故。“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全句意思是说:我并不是不想家,但因为官府征召有期限,不得不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如分析“未能免俗”也可)

(3)虚实相生。本诗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有误首句中“鸟语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E项,“些许不满”理解有误诗人虽然不愿做官,但以国事为重,无不满之意。故选AE。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诗中“敝裘赢马月三更”“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借景抒情;“岂不怀归”借用典故;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借景抒情。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